有人認為45歲時交養老保險最劃算,既達到了15年的最低繳費年限,又可以按最新一年的流量計社會平均工資標準領取養老金。事實是否如此?
繳費年限越長,繳費越多,養老金待遇就越高,這是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一般法則。按照現行制度,我國的社會養老金待遇包括基礎養老金與個人賬戶養老金兩個部分,參保人在繳滿15年后每多繳一年,計發基礎養老金待遇時也會相應孔板流量計提高1個百分點;而個人繳費全部計入其個人賬戶,誰的個人賬戶儲存額多,按月領取的養老金待遇就高,即使儲存額發完了,只要參保人還健在,國家也保證繼續按該標準發放到其死亡時止。
繳費15年并不是最劃算的。繳費年限決定了退休后第一個月并作為今后調整基數的初始養老金水平。按照規定,隨著工資水平、物價水平的上漲,養老金會根據初始養老金電磁流量計進行調整,初始養老金越高,調整得就越高。
本次模擬計算結果亦表明,無論從退休后每月領取的養老金數額,還是整體的收益付出比來看,都是繳費時間越長越劃算。